查看原文
其他

新突破!我校学子在这项全国最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中晋级国赛并获奖!

近日,第四届“龙芯杯”全国大学生系统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计算机学院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黄家豪同学获个人赛三等奖,这是我校首次入围总决赛,取得了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系统能力培养研究专家组共同发起,面向高校本科生举办的全国性大赛,大赛旨在选拔未来我国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分析、优化与应用人才,是我国高校系统能力相关的最高水平学科竞赛。本届大赛首次设置个人赛,共有来自24省份66所高校162人参加,经过选拔共有18人进入总决赛,我校是总决赛中唯一获奖的民办学校。



据了解,2019年5月,我校经申请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试点高校。而早在计算机学院成立之初,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应用,开发与研究,并把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渗透到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中。


计算机学院院长罗先录表示,“我们连续三年参赛,前两年我们都只获得了优胜奖,虽然优胜奖也来之不易,因为广东省只有我们学校和中山大学获得了优胜奖。今年我们终于进入了决赛,非常欣慰,非常感谢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努力。相比较其他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强调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培养。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在后续的赛事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对于本次的获奖,黄家豪同学表示,“感觉这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成就感爆炸!”


▲黄家豪与指导老师谭德立

对此次比赛取得的成绩,指导老师谭德立表示,“黄家豪同学,才大学二年级,学习数字电路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才不到一年时间,参加这个竞赛,能入围决赛,并取得三等奖,结果很让人惊喜。”

本届比赛从4月初报名到8月底决赛,历时将近5个月。报名参赛时,大二的黄家豪才刚学完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因为“想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比赛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黄家豪在指导老师谭德立的鼓励下,决定报名参赛。大赛是以自主设计“一个通用CPU、 一个操作系统核心、一个编译系统”为总体目标,所以考验的是参赛者的计算机系统能力,需要有大量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储备。



在备赛的5个月里,黄家豪通过谭德立老师的在线辅导,前期先是完成了流水线设计、MIPS指令架构、单周期与多周期相关、Verilog HDL语言、CPU外围电路、汇编语言、Linux系统调试能力、FPGA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然后开始进行最难的CPU设计。“最难的是CPU的设计,尤其是自己写的CPU需要考虑如何与外围电路相融合。”为了debug(调试),黄家豪基本每天要至少花12个小时的时间练习,“经常早上一坐在电脑面前,一转眼天就黑了。每天看着密密麻麻的信号,从中找出错误,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长时间的反复而枯燥的练习,无疑是煎熬的。好几次因为CPU的功能没有实现、内存、串口的读写异常,让黄家豪几欲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再次感谢谭老师这一路来的陪伴,每次我没有思路都想快放弃时,一个微信电话打过来,给我一些建议和思路,让项目得以推进。”总结此次比赛获奖的关键,黄家豪表示,“坚持和心态很重要。”



辛苦的付出,带来的也是满满的收获。“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真正的实践了如何“设计”一款CPU,在计算机系统方面的提升是质的飞跃,整体上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模式。”,赛后黄家豪表示。同时,比赛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与其他高校学子的差距,“有比赛就有竞争,通过竞争找到差距,培养竞争意识,找到差距与不足,促进学习”,抱着这个目的,黄家豪已经决定报名参加下一届的比赛。

平日里,黄家豪非常喜欢数码产品,喜欢捣鼓电脑,喜欢在自己的个人网站(gaho.xyz)写博客记录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如果有兴趣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个人网站与我交流学习心得。”黄家豪向大家发出了邀请。




 NUIT 

广东东软学院  东软新闻社

来源:计算机学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